2025年2月26日,特斯拉正式向中国市场推送FSD(Full Self-Driving)智能辅助驾驶系统,引发行业震动。同日,理想汽车CEO李想通过社交平台公开表态,呼吁媒体及用户“在全国任何地方对比理想汽车与特斯拉FSD”,并宣布理想AD Max V13系统将于次日全量推送。这场中美智能驾驶技术的直接碰撞,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高阶智驾竞争新阶段。

特斯拉FSD中国版首批推送需满足HW 4.0硬件条件,且需额外支付6.4万元订阅费用。该系统虽保留北美版基础功能,如交通信号识别、车道变换等,但受限于数据本地化训练瓶颈,尚未针对中国复杂路况深度优化。多场直播实测显示,其在公交车道误入、施工路段避让等场景频现接管,被网友调侃为“移动路障”。
理想汽车则于1月中旬率先向L系列及MEGA用户推送全场景端到端功能,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该技术的车企。AD Max V13新增车位到车位导航、高速ETC自主通行及AI推理可视化交互能力,官方称其“零接管表现提升40%”。李想强调,新系统基于1000万Clips训练数据,采用“一快一慢”双模型架构,兼具拟人化决策与认知纠偏能力。
“特斯拉FSD在华表现受限,本质是数据闭环未打通。”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张明(化名)指出,中国法规要求自动驾驶数据不得出境,而特斯拉依赖的纯视觉方案需海量本土化训练支撑。尽管马斯克曾透露通过公开视频模拟训练,但实际路测显示,系统对潮汐车道、混合交通流等中国特色场景仍显生疏。
反观理想AD Max V13,其端到端模型与VLM(视觉语言模型)协同架构,可实现传感器数据直输行驶轨迹,并借大模型认知能力解析复杂路况。

特斯拉FSD入华虽迟于预期,却倒逼国产车企加速技术迭代。小鹏、蔚来等品牌相继宣布年内实现无图城市导航,比亚迪更以“智驾平权”策略将高阶功能纳入基础车型。
李想此番高调宣战,既为即将上市的纯电车型i8造势,亦剑指智能驾驶技术话语权。
截至发稿,双方均未公布对比测试的具体标准。特斯拉客服回应称,FSD将持续通过OTA升级优化本土适应性;理想方面则透露,AD Max V13已储备200万公里特殊场景训练数据。
